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親子溝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親子溝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媽媽有感】珍惜身邊還有您愛/或愛您的人

自2年多前,我家中多了一位小情人後,這位小情人的確成為我和先生之間的第三者。亦因為小情人的出現,令我們經常檢視自己和另一半的關係!我與先生一起共渡差不多廿個年頭,老實說,我與他都是凡人,並不是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恩愛,當中大家亦會有爭吵/冷戰的時候。雖然是這樣,但我和他心底裡還是希望與對方互相扶持,相愛到老!藉此分享一些我與大小情人相處之道的小分享。希望大家每個節日,甚至每一天都是情人節!

世上沒有零瑕疵的人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包括自己。所以我們沒有可能要求對方事事一百分!而幸福的一對就是各人各佔有五十分就足夠了~

沒有願諒就沒有將來
大家每天所遇到的事/問題/困難都不同,就算多好的人,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怎會可能完全沒有磨擦、執拗或犯錯?雖然是這樣,但我們要有願諒的心,將心比己,就算自己犯錯時,同樣也希望對方願諒自己!

不要忘記對方的優點
相處之道是「記好不記壞,記愛不記恨」,盡量不要放大對方的缺點,應互常欣賞及鼓勵,切勿挑剔諷刺或比較!


適當時給予對方空間
給予彼此一個適當的私人空間,讓對方享受放空時間,精神飽滿,才能有力量一起行更遠的路,這樣的感情會更加持久。

能夠回應彼此的需求
當對方面對困難時,或多或小都需要支持,能夠成為彼此的聆聽者,在對方需要安慰時給予力量,才能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 

要破壞一段關係很易,但要經營卻很難!
而且生命脆弱,請好好珍惜身邊還有您愛/或愛您的人!


*********************************
(以上資料更新至撰文當日


聯絡電郵: alfredbb325@gmail.com
最近開始玩IG,歡迎追縱:allaboutalfred
最近開始玩YouTube,歡迎追縱: allaboutalfred




駐站BLOGGER: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媽媽有感】小孩需要是什麼?


較早前,在一個全職媽媽聯盟的群組內出現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內容本應是一位媽媽大吐苦水訴說「人窮不應生小孩… 然後她先是埋怨自己的父母窮,再概嘆若果將來她的小孩要埋怨她窮也不要怪她等等!」類似的說話。這話一出,當然引發起其他媽媽熱烈地討論啦!我不評論這位媽媽的立場是否正確,因為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是我個人認為貧窮並不會遺傳,但這種負面悲觀的個性倒會有影響吧!?





說實話,現今社會要養育一個小孩真的不易,甚麼益智玩具、甚麼旅遊見識、甚麼優質教學或是甚麼各式各樣的才藝課程等等。普遍人都會認為我所提及的都是養育小孩的「基本配備」,是讓小孩贏在起跑點的關鍵所在。但是,您有否問問自己,這些真的是小孩需要的東西嗎?





我們給小孩的這一切,是為了填補我們小時候無法擁有的遺憾?或是彌補沒辦法陪伴他們的時間? 或是只是為了滿足父母自己的虛榮心呢?其實小孩沒有這些物質的東西,他們就註定會失敗,會感到不快樂嗎?我理解想要給小孩好的生活或好的環境並沒有錯,但是其實我們心底裡都很明白,小孩更需要的是我們的愛、關懷和用心的陪伴



很多時候,我們更會認為只要有食物、有房子、有錢,小孩就會有安全感,但是這些完全是我們大人的想法。小孩的安全感是來自於父母給予的愛和關懷。只要有父母在的地方,小孩就會感到安全。同樣的,當小孩犯了難以彌補的過錯時,他們更需要我們的愛和關懷。



原來,要讓小孩快樂和成功,並不需要華麗的設備,豐厚的身家;他們只需要我們最根本的付出及最無條件的愛,是每個父母都可以提供的條件。問題在於我們願不願意用我們僅有的時間來交換。 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是我們陪伴他去「經歷」他們的成長過程。是一種不能用金錢代替的「經歷」!



最後,我想向這位媽媽說:
雖然父母不能給您全世界,但他們已盡力將最好給您   


共勉之!




 (以上資料更新至撰文當日)

**********************************

聯絡電郵: alfredbb325@gmail.com
最近開始玩IG,歡迎追縱: allaboutalfred
最近開始玩YouTube歡迎追縱: allaboutalfred

追踪更多育兒生活分享,請按 Alfred 成長日記 




駐站BLOGGER: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育兒分享】玩具/遊戲的重要性及選擇要點

玩具/遊戲對孩子重要嗎?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既定答案。
而我個人則認為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玩具則是遊戲時不可或缺的材料,而玩具或遊戲是孩子最自然表達自己的方式。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其中一句說話,令我印象深印:「遊戲好比兒童的語言,而玩具就是他們的文字。
適當的玩具或遊戲除了可以啟發孩子的思考,更可滋潤他們的情感。
而孩子更可以藉著玩具表達他們的內心世界、宣洩情緒、探索自我和發掘創意。若家長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玩具及指導孩子玩玩具時或可以達至更佳的教育效果。另外,選對合適的玩具,除了可以提供孩子豐富的刺激外,亦可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對孩子的健康發展也是很重要!

那孩子需要的能力有哪些?怎樣的玩具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這些能力?

以下是選擇玩具的個人小小分享:


能力感:藍球、弓箭、釣魚、飛鏢或鏢靶等
創造性:手工及繪畫、樂器、泥膠或積木等
發洩性:海綿球、不倒翁公仔、怪獸、士兵等



創造性:繪畫


創造性:繪畫


創造性:泥膠

創造性:積木

發洩性:士兵  XD


與生活有關的玩具:
小型公共交通工具、手錶
公仔、玩具屋、手掌布偶
動物、清潔用品、食物、超市用品、日常用品
廚房用具、玩具電話、收銀機、醫生用具

小型公共交通工具


玩具屋

動物

廚房用具

醫生用具


另外,選擇玩具的時候,亦需要留意以下要點:

1.玩具安全度
除了顏料物料不含毒性外,亦要留意有沒有銳利邊緣尖角、物料零件必須牢固,會否容易破裂,以及有沒有容易被小孩吞下的小塊或配件等。最好的話,選擇一些經濟耐用,性價比高的產品為佳(媽媽很貪心喔 XD

2.應以孩子性格去選擇合適的玩具
性格好動的孩子,注意力可能會比較簿弱的,家長可以為他們選擇一些需要在固定地點玩的玩具,例如積木、泥膠或棋類等。相反,家長則可選擇一些可促進孩子活動、變換空間位置的玩具,如球類、車類或組合性玩具等。

3.玩具宜多樣化
家中玩具儘量不要偏重某一類型,使孩子從不同玩具發展多方面潛能。如富啟發性的玩具,家長可引導孩子或讓孩子構想以不同方法去玩耍,從而幫助發揮他們想像力和創造力。

4. 玩具宜適合年齡和體格
適合剛出生(感知世界):手抓握各種小玩具,諸如搖鈴或床鈴等;
適合3-6個月(活潑好動):軟性玩具如毛絨積木或毛絨公仔等;
適合6-9個月(爬來爬去):各種拖拉玩具、音樂拉繩拉鈴、錘鼓、積木或布書等;
適合9-12個月(蹣跚學步):套塔、串珠架、一些運動類的玩具如小球。另外,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表現欲也激增,亦可選擇玩具琴或套疊玩具等;
適合1-2歲(活動自如):適合玩智力積木、小動物、交通工具、圖書等提高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玩具
適合2-3歲(智力增長):拼接或拼搭類的玩具
3歲以上(獨立自主):體育運動類的玩具如保齡球、三輪車、溜冰鞋、各種球類玩具、繩套、汽車等都適合。

5. 好玩具所具備的條件
性價比高,安全耐用,附有清楚的商品標示與說明!而且玩具性質是可鼓勵孩子多動腦筋,亦可以讓孩子多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及大小肌肉等;其實不一定是買回來的才是好玩具,可以是由其他物件改良而成的(如:自己做的動力沙或用硬皮紙做的扭蛋機等)。



總結:
日常用品和居所裡的雜物如紙張和膠樽等,皆可用來自製玩具,既可節省金錢,又可發揮孩子的創作力。(例如紙張:可讓小孩撕、摺、揉、捲、或配以其他工具,可畫、可剪等。)
此外,選擇安全、結構堅固的玩具方符合經濟耐用原則。每件玩具都有其實用/存在價值,不應以價錢的高低來決定玩具的好與壞。除了可參考上述小分享提議外,同時不要忘記「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跟孩子一同遊戲/玩玩具好比所有外表精美及科技先進的玩意!如果家長們能每天抽出十數分鐘,或每星期至少有半小時至一小時專心與孩子玩遊戲,孩子更能感受到家長的愛及關懷,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自然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以上資料更新至撰文當日)

**********************************


聯絡電郵alfredbb325@gmail.com

最近開始玩IG,歡迎追縱: allaboutalfred





追踪更多育兒生活分享 >>【 Alfred 成長日記 



駐站BLOGGER: